中国古代的“银针试毒”有科学依据吗?真的靠谱吗?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2097 更新时间:2018年03月18日10:39:12 打印此页 关闭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70310122240_78783.gif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芍药网


在中国的很多古装影视剧中,经常会出现“银针试毒”的桥段:如果银针碰到食物后变黑了,就证明食物有毒,不能吃;反之,则说明食物无毒,可以放心食用。

那么,“银针试毒”是真的吗,古人为什么用银针试毒?背后究竟有什么原理呢?

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,历史妞有必要交代一下:“银针试毒”一词中的“毒”一般特指砒霜(一种不易挥发的、几乎没有什么气味的白色粉末,学名:三氧化二砷,别名:鹤顶红),因为砒霜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毒药。

所以,古装影视剧中的“银针试毒”其实就是用银针试试食物里面有没有砒霜。

但是,这种做法真的靠谱吗?

其实,砒霜本身是不会让银针变黑的(化学学霸应该秒懂)。没想到吧?

既然砒霜本身不会让银针变黑,那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“银针试毒”桥段其实是穿帮镜头呢?

其实不是。

众所周知,古代的生产技术和冶炼工艺都比较落后。砒霜的生产,也不例外。

因此,古代的砒霜里面常常会伴有少量的杂质——硫或硫化物。而硫或硫化物对银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,和银针接触后会产生化学反应,从而在银针的表面上形成一层黑色的银垢(学名:硫化银膜)。这便是电视剧中“银针试毒”桥段的原理。

同理,银首饰佩戴一段时间后之所以会变黑,也是因为人体汗液中的硫、空气中的硫化物等和银首饰长期接触后发生了化学反应,导致银首饰表面出现了一层黑色的银垢;而不是一些商家口中所说的“你体质比较弱,银首饰帮你吸走了体内的毒素,所以变黑了”。

但是,银针并不是万能的。如果遇到的是高纯度的砒霜(现在的砒霜中很少有硫或硫化物的残留)或不含硫的毒药(如农药、毒鼠强、氰化物等),银针是不会变黑的;再者,银针遇到含硫、但并不含毒的食物也会变黑,比如鸡蛋黄。

所以,单纯用银针来试毒并不靠谱。

怎么样?你看懂了吗?下次再有人说“银针试毒”可别被骗了哦!

上一条:有关吃药的大学问,一定要看,太实用了。 下一条:不要轻信中药美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