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的脚被迫穿上西医的鞋子。实现中西医并重,首先要结束中西混业管理。不把中医药从西医药里拉出来,中医药就永远发展不起来。
我的一位亲戚最近发烧,在当地医院连着检查、输液,折腾了50多天,一直不见好。他想来北京找一家大医院看病,我建议他找中医看看再来。结果三服药下去,烧就退了,再没反复。亲戚说:“之前白受那么多罪,看病咋就没想起中医来!”
不少人看病上医院,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医院,根本想不起中医这茬。西医进入中国历史并不长,由于抗生素、手术刀、疫苗的普遍使用,使“华佗无奈小虫何”的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。CT、B超等先进设备的引入,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。我国人均寿命大幅提高,与西医的普及密不可分。西医被认为是主流医学,占据主导地位。
在西医蓬勃发展的同时,中医却日渐衰落。中西医不能平起平坐,主要源于中医西管。目前我国中医药管理职能薄弱,机构设置堪称“高位截瘫”,中医药管理机构在省级以下就“断了腿”。全国280多个地级市,成立中医药管理局的不到一半,不少地级市连中医科也没有,许多县甚至没有专人负责。用管西医的方法管中医,结果是削足适履,中医的脚不得不穿上西医的鞋子。以经典名方为例,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方子,如果想做成中成药,必须像研发新药一样从头再来,人吃了不算数,还得做动物试验,让小白鼠点头。而日本却将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中的200多个方子,直接开发为汉方药行销世界。
中西医不能“一碗水端平”,导致西医腿长、中医腿短。全国首次中医基本情况调查显示,我国每万人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仅有约3人,每万人中医医院床位数不到4张。中医执业医师占全国执业医师的比例为21%,中医医疗机构仅占8%,中医在全部医疗服务中的比重只占10%。西医一家独大,医疗服务的天平越来越向西医倾斜。有人调侃说,中西医能够“并存”就算不错了。
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,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。面对我国人口多、底子薄的国情,中医药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的优势不可替代。构建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制度,离不开中医药的支撑,中西医起源不同,各有短长。中西医并重,就是将二者优势汇聚,短长互补,协调配合,提供最佳医疗养生保健方案。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,相对西医来说,中医的优势在于治未病,对付慢性病更经济更有效,更契合医学模式转变,有利于推动从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。
实现中西医并重,首先要结束中西混业管理。著名中医研究专家贾谦认为,不把中医药从西医药里拉出来,中医药就永远发展不起来。专家建议,应当自上而下分类管理、分业运营,维护中医药的独立性,最大限度减少干扰。当前,腿短的中医跟不上腿长的西医,中西医差距进一步拉大,政府亟须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,重点是落实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,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,给长期“失血”的中医“输血”,逐渐增强其“造血”功能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,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,坚持中西医并重。希望各方平等对待中西医,充分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、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、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,让中西医相互补充、协调发展,共同谱写健康中国的新篇章。
延伸阅读:《 中西医结合不能“一边倒”》
作者:王君平
来源: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3年10月11日 16 版)
●中西医结合被简化为中药加西药,中医西医简单混合,并未有机结合,更谈不上完全融合
一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的研究生,临近毕业才知道连做一名外科医生的资格都没有,执业范围只写在教材上。中西医结合的毕业生,中医和西医都不认可,处境尴尬,只能选择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。
1956年,毛泽东提出“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,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”,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逐步在我国医学界出现。近几十年来,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许多成就,如活血化瘀研究、肾本质研究、急腹症治疗研究、针刺镇痛原理研究、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机理研究等。国医大师吴咸中院士被誉为“中西医结合的擎旗人”,他曾经说,如果不是中西医结合,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外科大夫。
中医和西医分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,诊疗方法、评价标准各不相同,中西医结合并非易事。在实践中,中西医结合出现了“一边倒”的倾向。其中深层次的原因,可以从“医生”、“医治”、“医学”不同层面来分析。从医生层面说,中西医在实际结合的过程中,容易出现“两层皮”,或者是“一边倒”。“西学中”学到最后,西医还是不信中医;“中学西”学到最后,中医都不信中医了,甚至弃中学西。中医不如西医科学思想根深蒂固,认识上的误区很难在短期内消除。在医治层面,以正骨治疗为例,中医的小夹板不需要开刀,只需几百元,而西医的正骨手术要开两次刀,费用上千元。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的中医,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。中医不如西医赚钱,干中医的没有积极性。中西医结合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推动。在医学层面,中西医结合被简化为中药加西药,中医西医简单混合,并未有机结合,更谈不上完全融合。
中西医结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。做好中西医结合,关键是要发展壮大中医药,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。在西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形势下,强者和弱者怎么可能真的结合?中西医结合的结局往往是“结合一点,消灭一点;完全结合,完全消灭”,中西医结合“一边倒”,最终导致中医西化。
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”。进入现代社会,中医药出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。例如,师带徒的传承模式几乎被院校教育所取代;部分野生中药材濒临灭绝;中医五脏六腑、阴阳五行理论遭质疑;中药西管与中医西管从政策上束缚了中医药的发展。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梁秉中教授在《当中医遇上西医》一书序言中指出:“科技的成果,造成了它的专横跋扈,早已形成唯我独尊之势,除非传统医学能及时引进科学,利用科学,否则也只好安于自我封闭了。”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,只能在继承、创新、发展中去保持固有的特色,努力发掘,加以提高。面对“西医强中医弱”的现实,政府应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,多些包容、多些帮助、多些扶持,为中医药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。
随着人类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,中国传统医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。我们盼望中西医相互学习、相互补充、共同提高、携手同行,打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,创造中西医相互融合的新医学,为人类健康造福。